- 韩楠;许晗阳;
农业供应链金融能够有效破解农业全产业链构成主体的融资困境,为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供精准、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更好地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归纳总结农业供应链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六种实践模式,提炼出农业产业链不完善、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体系建设不健全、农业供应链金融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是制约农业供应链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主要因素,并从完善和优化农业供应链结构、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创新服务于农业供应链的金融产品、提高农业供应链金融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四个方面提出优化路径建议,为农业产业链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和保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扎实推进。
2025年07期 v.42;No.269 14-1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朱一鸣;余庆泽;
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的相互促进是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2016—2022年132家沪深A股汽车制造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路径,并进一步探究企业异质性特征在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对汽车制造业上市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企业规模、营业收入、股东集中度对企业绩效具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2)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汽车制造业上市企业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人力资源、工艺创新及产品创新能够有效削弱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负向直接影响。(3)人力资源投入较少、工艺创新水平较低或产品创新水平较低的汽车制造业上市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工艺创新水平较高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则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绩效。研究结论可以为提升企业绩效,充分释放汽车制造业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增长潜力提供路径借鉴。
2025年07期 v.42;No.269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严晗;
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非均衡的动态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及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以2011—2022年安徽省地级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在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Dagum基尼系数、空间马尔可夫链以及地理检测器等方法,实证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非均衡的动态演变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处于持续稳定增长状态,呈现出皖中地区高、皖南地区次之、皖北地区低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皖南地区内部空间非均衡大于皖北地区和皖中地区,皖中与皖北地区间空间非均衡程度差异最大,区域间差异是造成空间非均衡的主要原因;(2)安徽省整体、三个区域以及各地级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均有向更高水平演变的趋势,且存在显著正向溢出效应,空间非均衡状态在持续改善;(3)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支出是驱动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非均衡形成及演变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与研发投入、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源质量、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支持力度的交互作用都会增强空间非均衡程度,但在时间及交互影响方式上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可以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实证依据和政策借鉴。
2025年07期 v.42;No.269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