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磊;杨治军;黎红波;张晨阳;
学科竞赛是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一种高效教育方式。以新乡学院为例,深入探讨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学科竞赛的紧密联系,详细阐述“一体系、三层次”学科竞赛实践应用评价体系的改革思路,以及科学构建竞赛体系、搭建竞赛平台、启动校企联动机制、完善保障机制等措施。同时,总结以学科竞赛为依托构建“五位一体”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亮点及改革成效,为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2;No.270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李凯杰;李硕;杜林爽;
研讨式教学融入课程教学实践能够满足研究生培养阶段对批判性思维、科研创新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阶培养需求,对研究生课程教学具有较强适用性。在总结研讨式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以及形成和谐共进、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等优势的基础上,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三个年级研究生的中级国际经济学课程为调查对象,结合课程教学实践分析了研讨式教学的实践路径和实施效果,并提出应从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丰富研讨式教学组织形式、建立可量化和可追踪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提升研讨式教学的实践效果,以期为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2025年08期 v.42;No.270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申可;
实施人工智能驱动的项目式教学有助于推进公安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增强公安教育服务实战的能力以及提高公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公安院校实施人工智能驱动的项目式教学主要面临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教师的能力不足;其二,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滞后;其三,教育评价方式陈旧。解决上述问题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组建课程团队,弥补个人能力的不足;其二,搭建跨学科教育平台,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其三,开发人工智能评价平台,优化教育评价方式。
2025年08期 v.42;No.270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刘超超;牛长海;
目前,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逐渐趋于成熟,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革新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不足成为当下高校教师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当前高校法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以经贸专业国际商法课程教学为例,分析国际商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专业化教师队伍未成体系、教师线上教学技能缺失、线下教学中实践环节不足、课程考核重理论轻实践等。建议引入互联网相关技术作为支撑,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具备国际法学背景的国际商法课程教师队伍,创新线上线下教学方式,成立国际商法模拟实验实训室、开展实习活动,利用大数据统计技术追踪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利用多种方式综合考查学生学业水平,切实改变高校国际商法课程教学方式,达成高校经贸专业的育人目标,培养一批具备法治思维、熟悉国际规则、符合时代要求和涉外岗位职业标准的应用型经贸人才。
2025年08期 v.42;No.270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